联系方式
二战后日本房市泡沫:土地价格是美国四倍后国民选择寻短见
时间: 2023-09-16 04:57:55 | 作者: 输送机械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步的历史价值往往在于反复不断的经历各种错误,从而对后人提供对应的经验教训。即便往昔造成的灾难无法被弥补,可时至今日仍可以告诫未来前进的方向,因而只有受伤者方能感受伤处所在。
上世纪末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盛景在东亚掀起了房市的狂热,甚至在世界各国眼中成为了无可置疑的发达国家。然而耀眼的经济辉煌背后,这一个国家也同样在房市发生泡沫的膨胀中走向了悬崖边缘,只是大多数人都尚且沉浸在财富的喜悦之中,未能察觉危机将至。
这段历史对于二战后的日本国民,可谓是刻骨铭心的经历。他们一方面身处在国家经济昌盛的自豪感中,却在短短十年内成为了泡沫碎裂的最大受害者。同时,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直接引发了日本近年来的发展停滞。
世界历史的真实面貌往往不存在长久的对立,正如常言所道:从不会有永恒的敌人,只要国家之间有利益的牵绊。事实上很多国家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正是如此,二战之后的日本能够从硝烟狼藉之中成长为东亚最繁荣的经济体,曾经针锋相对的美国实属功不可没。
二战因为美国的介入加快结束,日本也因此付出了惨痛代价。可即便如此,战后世界局势突变,美苏之间的对立局势让美国重新思考在东亚的布局。此时,日本就成为了当时得天独厚的战略基地,借机转身化为了美国在东亚最坚实的后盾。
利益的相关性让两国的命运就此交织,日本更是凭借其地域优势受到美国多方关照。上世纪中叶,原本战后落后贫瘠的日本获得了美国不计其数的资源补充。大量美元涌入,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的输送成为了日本日后经济蜕变的基础。
在如此帮助之下,日本结合原先存在的工业基础,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动力。在经济提高速度逐渐飞涨的同时,日本也在向发达国家迈进,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了对外贸易型经济的对策。
彼时美国市场国门大开,也成为了日本走向繁荣鼎盛的起点。数年内,日本国民将数以万计的廉价电器商品输送到了美国。同时,多年的贸易顺差也让本国积攒了不计其数的美元。日本政府在当时也是极力压制日元的升值,谨防国内工业因为出口问题产生重大损失。
以利益作为合作交易的基础,必然也会产生无可避免的矛盾。同时威胁一旦产生,原本看似完美的合作伙伴关系也会顷刻变质。面对日本实体经济繁荣盛景,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了危险。于是,在多方商议之下,一场变革即将展开。
为了平衡日本贸易逆差,一场不期而至的《广场协议》签署计划落成。最终形成的效果便是美元的贬值和日元的大幅升值。相对一倍的增值也同样让日本政府开始后怕,若不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国内将发生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
当时可执行的策略必然只有一种,那是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手段刺激内需,也就是让国民花钱买东西。政策的合理引导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金融手段制造人为通胀。
与此同时,国民开始逐渐意识到钱不早点花出去就会很快贬值,社会广泛开始了规模化投资,最终的结果便是股市和房市的水涨船高。
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之下,日本尚未意识到一场史无前例的房市泡沫已然形成。当炒房成为民众的时尚,同时出现的也将是暴涨的价格。当年日本房产市场极端火热的同时,土地价格更是暴涨到了美国地皮总价的四倍之多。
更为夸张的是,日本国民开始对外购买房产,海外置业最为兴盛的时期,英国、美国等主要城市的著名建筑竟都成为了日本名下的资产。
物极必反,若是事物的本质形同泡沫,则必然会有碎裂的一天,即便从前光辉无限,一旦失去,也将一无所有。1990年前后,此时日本房产已经在世界闻名一时,可极端膨胀的房市泡沫也逐渐显露出了即将崩溃的前兆。
资产的转移让少数资本家获利颇多,可面对突如其来的普通民众同样深陷在了偿还贷款的阴影之下,经济危机的开始已成必然。大量民众只有资产却没有金钱,他们还是同样贫穷,甚至无法维持生计。日本政府意识到状况不对已经是为时已晚,宏观调控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1991年,供大于求的房产泡沫正式碎裂且迅速蔓延到了全国各地。那时候原本火热的房产业辉煌不在,到处都能看见当时建造的房屋和空置的土地。更为致命的是,灾难持续蔓延,没有改变。
而房产泡沫后,带来的代价只能由数以万计的国民承担,房价跌落,但是银行贷款却从未下调,大部分国民都深陷在这些贷款危机之中无法脱身。
那时候多的是因为房产而倾家荡产的人,很国民更是在大量企业、工厂倒闭之际失去了工作和生存的能力,民众们开始流落街头,无家可归,更有很多人认为生活不再有希望,绝望地选择寻短见自杀。
直到2001年,这场经济危机的闹剧才稍有缓和。期间,日本国内经济停滞和局势动荡的状态也永久为其他几个国家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看过了无限的繁华,或许身在其中才是最大的危险,平淡的生活要比绝望的失去更有价值。前人用历史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告知后人前进的道路断不可因为被利益驱使而有朝一日重蹈覆辙。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