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锻造新质生产力 上市公司在行动丨中信海直:5个月8万海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凯旋 中信海直机组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时间: 2024-05-20 23:38:00 | 作者: 料仓放料
今天,中国已确定进入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阶段。要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带动作用。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白准确地提出,要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低空经济,就是一项备受社会关注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
低空经济涉及物流运输、城市交通、农林植保、应急救援、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领域,同时也涉及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具有服务领域广、产业链条长、业态多元等特点,是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积极稳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光明。
今天,就让我们聚焦上市公司中信海直(SZ000099)依托低空经济领域长期经验,参与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的实践。
通用航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作为中国通用航空业首家及唯一的主板上市公司,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海直)目前已成为国内顶级规模、业务涉地最多、飞行保障能力最强的通用航空企业,并成为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唯一直升机服务供应商。
4月16日,中信海直下属海直通航的三个机组共12名成员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飞行保障任务,随考察队搭乘“雪龙”号和“雪龙2”号抵达上海极地中心码头,顺利凯旋。
历时5个多月、总航程8.1万余海里,建成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是在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一次重要考察。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在本次考察任务中,中信海直机组成员出色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卸货作业等重点保障工作,以及考察队员和物资上站及撤站、野外科考、驻站通勤、航拍探测等各项服务,共计飞行254小时、428架次、运输1380人次、吊运物资2006吨。
其中,中信海直机组还在此次打破了中国南极考察的多项作业纪录近70%的物资通过直升机从“雪龙”号舱盖吊运,单日最高吊运物资211吨,平均每小时吊运15.48吨,间隔时间约8分钟。
考察期间,机组成员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勇斗极寒、恪尽职守、拼搏奉献、辛勤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南极精神”,以坚韧和勇气书写海直品牌新篇章,获得了考察队领导和队友的一致好评。
航次有终,求索无极。今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也是中信海直第23次执行极地考察任务。中信海直从始至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擦亮中信品牌,培养了一支技术非常精湛、有着非常丰富极地作业经验的直升机飞行保障队伍,是我国历次南极考察队取得重要科考成果的坚实保障力量。
作为中国顶级规模的通用航空企业,中信海直拥有一支技术非常精湛、训练有素、经验比较丰富的飞行员、机务人员和保障人员队伍。目前在岗员工超过1000人,其中飞行、机务和保障等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约80%,现有飞行员248名,其中机长占比达到56%,机长平均飞行时间超过8000小时,超过10000小时的有22人,最长飞行已达19000小时。
与此同时,中信海直还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视为践行社会责任、彰显救危扶难、体现忠诚担当的宝贵精神财富,并致力于区域空中应急救援网络建设,在多个灾难和紧急状况下展现出卓越的飞行技术和救援能力。
无论是海上救援、火灾扑救,中信海直都热情参加,并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曾先后热情参加印度洋海啸、2008年汶川地震、马航失联、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天津港危险品仓库大爆炸等国内外重大救援及执行四川凉山、山西沁源、大兴安岭、深圳南山等消防灭火和医疗运输保障等25次救援搜救任务。其中,B-7951号直升机组曾创造单机一次飞行中绞车救生17人的海上救援纪录,被国务院授予“海上救险英雄机组”荣誉称号,被国际直升机协会授予“最佳机组奖”;在“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中信海直投入12架大中型直升机出色达成目标,受到中央和地方的表彰。
未来,中信海直作为中国通用航空业的领先企业,将继续保持和扩大直升机海上石油服务的发展优势,积极拓展陆上通用航空和航空维修业务,努力开发通用航空新业务,为中外客户提供优质安全的全方位服务,努力把中信海直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通用航空综合服务提供商。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