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青岛平度市委书记赵兴绩:答好“平而不凡大而有度”历史答卷
时间: 2024-11-25 11:09:08 | 作者: 料仓放料
过去一年,青岛平度在作答发展答卷上取得优异成绩:498个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项目提速实施,连续12年荣获国家超级产粮大县称号,全球顶级规模蓼兰七河生物香菇菌棒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全国单体最大白沙河笼养肉鸭基地竣工投用……
前行路上,有风也有雨。但有成绩,就更有底气。于平度而言,表面上,这些成绩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产业实力的增强;实质上,这是平度在精神、思想、战略等层面,对县域思维毅然决然突破的结果。
作为山东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平度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大,“大”成为平度一个鲜明的标签。但平度显然不耽于此,它有着更大的希冀。“平而不凡,大而有度”,已成为140万平度人孜孜以求的追寻。
时代大潮,风云际会。去年,青岛都市圈规划“出炉”,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处于“咽喉之地”的平度,成为优势独特的重要支点。同时,平度地处胶东半岛几何中心,是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和青岛辐射带动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如今的平度,进入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历史性地站在了聚光灯下。
“抓住了就是风口,抓不住就是一阵风。”在平度市委书记赵兴绩看来,平度当前战略叠加优势前所未有,重大机遇弥足珍贵,必须要乘势而上奔向“浪潮之巅”。找准突破发展的“关键穴位”,把当下短板锻造成未来长板,多向优秀“邻居”学习……一个小时的访谈中,赵兴绩金句迭出,讲述着平度怎样加速融入青岛都市圈,如何借势发力塑造发展新优势,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在哪里。
“云程始发轫,未来月满楼。”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平度起跑的路径、方法和决心清晰铺展开来。“产业强、城乡美、农民富、人心齐,这是我心中理想的平度。我对平度的发展充满信心,对平度的明天充满期待!”展望未来,平度市委书记赵兴绩深情中充满自信。
记者:去年10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这是山东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地处胶东半岛几何中心,平度将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好融入服务青岛都市圈?
赵兴绩:对于一个地方发展来说,往往就在关键几步,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会落在后边。加快青岛都市圈发展,是青岛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大发展机遇,也是平度今后突破发展的“关键穴位”。
平度地处胶东半岛几何中心位置,距青烟潍三市主城区各约100公里,区位优势显著。为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嫁接省青资源,我们提出深入实施“双轮驱动、主城崛起,两翼展开、双向协同,多点支撑、全域联动”发展的策略,进一步强化“五区”建设牵引作用,驱动全域加速融入青岛都市圈发展大格局。
其中,“双轮驱动、主城崛起”,是指围绕产城协同强化产业支撑,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同和高新区驱动主城区开发建设、商贸发展、人口集聚,实现主城区的产业协同、功能提升、要素提升、整体扩容。“两翼展开、双向协同”,是指对内强化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平度片区、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的产业支撑和整体功能;对外打造集聚资源要素、深化融合联动、强化辐射带动的两个高地。“多点支撑、全域联动”,是依托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绿色增粮示范区、“四区八园”等全域支撑要素,实现整体联动、城乡统筹发展。
具体工作中,主要是聚焦《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明确的重点任务,做好“吸引人”“留住人”的文章,把平度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要素“磁场”、人气“高地”。
记者:2023年,平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历史性迈上千亿元台阶,密码何在?下一步,如何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
赵兴绩:制造业是平度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更是平度潜力和希望所在,任何一个时间里、任何情况下都要常抓不懈,紧抓不放。
去年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首区”位置和主导地位不动摇,成立由我和市长任总指挥的组织架构,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落实闭环管理机制,牵引资源、要素、力量向先进制造业聚焦、聚集、聚合,有力巩固工业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去年,我市新增规上工业公司61家、总数达到526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青岛增速1.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跨上了千亿元台阶。
项目是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引擎和支撑,没有项目,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将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持续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全周期做好项目“招、落、选、育”文章,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平度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在哪里?
赵兴绩: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也是平度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必须要过的坎儿。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持续做大主体、做强平台、做优成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层次地融合,在传统产业转型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平度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夯实基础。
“穿鞋”上路谁都能走,“光脚”下河,更要看勇气和智慧。下一步,平度市将以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集群化、创新化为方向,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技改焕新、科技攻关、企业倍增四大行动,加快结构体系升级、技术路径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平度实际、富有平度特色的新路子,把当下短板锻造成未来长板。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平度城镇化率约为46%,与全国、全省中等水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释放城镇化红利?
赵兴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光是指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生产,到城镇生活居住的过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他们享受到生态宜居的生活。
近年来,我们树牢“人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纵深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城市建设等压茬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两区一带多片区”优化提升工程,抓好总投资440亿元的123个项目建设,持续做优城市形态,做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吸引力。
城镇化离不开产业支撑,一定要通过产业吸纳人口就业,让人住得下、活得好。比如,我们的南村镇,户籍人口约12万,非流动人口达20万,主要得益于南村产业的集聚。未来,我们将按照总体设计、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一体化”思路,主动融入青潍临港临空经济带和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发展布局,通过产业吸纳就业,加速城镇化进程。
记者:青岛市提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先行区要有引领性,作为青岛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平度的引领性在哪?
赵兴绩:平度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强市,也是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青岛市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农业一直是我们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去年以来,我们以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重点,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2023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44.5亿元、增长5.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7万元、增长7.5%;连续11年蝉联全省产粮大县“冠军”,连续12年荣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称号,高质量完成国家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成功入选青岛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获评全国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典范城市。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够高、产业链不够长、带动效应不够大等短板。下一步,我们将扛牢“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率先发展区”使命担当,通过特色化发展现代农业、片区化推进和美宜居乡村建设、多元化促进农民增收,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为青岛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贡献力量。
记者:好睫毛,平度造。统计显示,全球每10对假睫毛中有7对产自平度。平度睫毛产业现状如何?怎样转型升级?
赵兴绩:历经四十年发展,目前,平度睫毛产业年产值已超百亿元,市场占有率占到全球规模70%,可生产加工3000余种不同样式、品类的成品,已形成涵盖设计定制、加工、包装、销售、物流、外贸等完整睫毛产业链条,2021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美妆用品(睫毛)产业之都·平度”称号。
近年来,平度市将睫毛产业作为特色富民重点产业链之一,打出了产业园区配套、政策配套、设备研发配套、电商物流配套等组合拳,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全方位推进睫毛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完成了从行业参与者到行业标准制定者的蜕变。
围绕促进睫毛产业发展壮大,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两园两基地”建设,即青岛美妆在线新经济产业园、美妆配套产业园以及大泽山和旧店生产基地,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美妆睫毛是全球美妆领域的新赛道、新蓝海。平度市将大力打造健康、有序的美睫产业生态,通过集聚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培育出国内外知名的平度睫毛品牌,打造“翘”动全球的美丽经济,建设北方美妆行业发展新高地。
山东“双引擎”驱动 雁阵集群与“头雁”企业共绘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蓝图
山东聚焦三大问题治理电视“套娃”收费乱象,开设“免费专区”、压缩收费包比例70%以上
山东高考普通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投档情况表出炉:超特招线分考生被广西大学“接住”
传播山东金融好故事,倡树服务实体好品牌!2024山东好品金融发布仪式举办
山东将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发展和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打造“四大高地”,建设“两大标杆”
日兰高铁即将全线开通,列车班次、票价公布!乘G2103次列车,济南到郑州3小时到达
山东16市试点“住院免押金”背后:考虑逃费风控,多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开展
山东这俩城市迎来无人驾驶“路试”!盘点无人驾驶公交、网约车全国多地试点之路
昨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围绕山东完善建立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2023年以来,山东全省各级各部门接办8.3万件举报兑现千万奖金,助力安全生产“双下降”
景区“长”满外国人——6月山东入境游订单增长翻倍,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从这四个方面发力……
山东省“‘镇’兴路上”网络主题活动启动,深入挖掘阐释山东镇域经济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