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3-2 锻造技术
时间: 2025-11-08 23:05:57 | 作者: 炼钢设备
优点:形状可复杂,尺寸精确,生产率高; 缺点:制造锻模成本高,锻件质量受生产 规模影响。 适用:中小型复杂锻件的大批量生产。 飞边槽的作用 冲孔连皮
制坯模膛:对于形状复杂的锻件,需 先将金属坯料在制坯模膛内初步锻成 近似锻件的形状,(确保金属变形均 匀,合理分布并顺利充满模膛),再 放入模锻模膛终锻。 eg: 拔长、滚压、 弯曲、切断等 模锻模膛:包括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
①冲孔面要镦平 ②孔径d≤25mm 空心件,如: 坯料上 时不冲出 齿轮毛坯、圆 冲出通 ③d≤450mm时 环、套筒等 孔或盲 用实心冲子冲孔, (多数锻件采 反之用空心冲子 用实心冲子, 孔 冲孔 双面冲孔)
锻件生产前需根据锻件的批量、技术方面的要求、 尺寸、结构等条件,并结合真实的情况制定 相应的锻造PROC。最重要的包含以下内容: 1)绘制锻件图 2)选择锻造工序 3)计算坯料质量与尺寸
定律内容:在塑性成形中,当金属质点有 向几个方向挪动的可能时 ,它首先向阻力 最小的方向流动。 例:图3-11 不同截面的质点流动 柱形坯料沿轴向变形时,不一样的部位变形不 均匀。图3-12
定律内容:V后 = V前 定律依据:金属塑性变形的过程实际是通过 金属流动而使坯料体积进行再分配的过程, 因而遵循体积不变定律。 应用:由锻件尺寸计算所需原始材料的尺寸。
定义: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切削加工余 量、锻件公差、工艺余块等所绘制的图样。 余量:锻件上凡需切削加工的表面,应留有 加工余量。零件基本尺寸余量=锻件基本尺寸
公差:锻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所允许的偏差。 余块(敷料):为简化锻件形状而在零件的某些部 位添加的一部分金属。
由M坯可计算出坯料尺寸。还需对照钢材规 格标准加以修正,选用与计算坯料尺寸一 致的标准尺寸或相邻的较大尺寸。 锻造比=原始坯料尺寸/锻件尺寸 轧制碳钢锻造比:1.3~1.5
定义:将加热好的金属坯料放在一定形状 (与锻件形状一致)的锻模模膛里,施加 外力时坯料发生塑性变形而充满模膛,从 而获得锻件的方法。 方法:锤上模锻、压力机上模锻 图3-14、3-15 锻造过程及各组成作用
由上模、下模组成, 依靠导锁使上、下模 定位,大多数都用在生产 形状较复杂的非回转 体锻件,如连杆、叉 形锻件等。
锻造:利用冲击力或静压力使加热后的坯料在 锻压设备上、下砧之间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 所需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 常用锻造方法:自由锻、模锻、胎模锻。
金属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内部质点的流动实现 的。掌握金属变形的规律,才能合理制订工艺规 程,正确使用锻造工艺,达到预期变形效果。
生产率低,产品精度低,用于单件、小批量生 产; 通用性强,小到大型锻件均可生产,是大型锻 件的唯一锻造方法。
基本工序:锻造过程中使金属产生一定程 度的塑性变形,以达到锻件所需形状和尺 寸的工艺过程。 镦粗、拔长、冲孔等。 辅助工序:为基本工序操作便捷而进行的 预先变形工序。倒棱、压肩等。 精整工序 :为减少锻件表面缺陷、提高尺 寸精度而进行的修整工序。整形、精压等。
用于h小,s大 的盘类零件的 毛坯锻造。齿 轮、圆盘等 作为冲孔前的 准备工作
坯料原始高 h↓,s↑, 度与直径比 具有变形不 要求: 均匀性 h0/d0 ≤2.5 (避免产生 弯曲) 某一部分 镦粗 镦粗部分加 热均匀
选择依据:锻件的形状、尺寸、技术方面的要求、 生产数量等。 一般原则:盘类:以镦粗为主; 轴类件:以拔长为主。 表3-3 常见形状锻件的锻造工序
M坯=M锻M烧M料头 其中: M锻可由锻件形状、尺寸得出; M烧:加热时坯料表面氧化而烧损的质量; (2%~3%加热金属) M料头:锻造过程中冲掉或切掉的金属的质量; 如冲孔时坯料中部的料芯,修切端部产生 的料头等。
外围实线:锻件轮廓(包括余块、加工余量、 公差、圆角等) 双点划线:零件轮廓
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简单模具(胎模) 生产锻件的工艺方法。 一般用自由锻方法制坯,然后在胎模 中终锻成形。
胎模锻的生产效率、锻件精度、允许的锻 件复杂程度介于自由锻和模锻之间,它的 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强,不需昂贵的模锻设备, 模具较为简单。
预锻模膛:减小终锻模膛磨损,保证 锻坯最后成形。 终锻模膛:与锻件形状和尺寸基本一 致,有飞边槽,最后飞边切去。
为保证锻件顺利出模,应选在锻件最大水 平截面上; 使分模面上下模膛外形一致,以便及时发 现错模,保证合模准确。 应使模膛浅而宽,以利于金属坯料充满模 膛; 使模锻件敷料最少。
拔长时不断反 用于长而截面 转(每次90°)小的轴杆类锻 L↑,s↓ 每次a/h≤2.5 件成形。曲轴、 (避免反转时 连杆等 弯折) (表32) 空心件,eg:套 筒、圆环、空 心轴等
d<25mm,孔不锻出;d>25mm需锻出但 需留冲孔连皮,其厚度取决于孔径,孔径 30~80mm时,厚度4~8mm。
模锻斜度:为便于从模膛中顺利取出锻件, 平行于锤击方向的侧面(垂直于分模面方 向)应具有的斜度。(图3-17,内外侧斜 度) 模锻圆角:为利于金属液流动而充满模膛, 避免锻模凹入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而造成 裂纹,在凸起尖角处阻碍金属流动而产生 磨损,需把锻件转角处设计为圆角。
定义:加热后的坯料放在上、下两个铁砧 之间,通过上铁砧向下运动施加冲击力或 压力,从而使坯料向四周产生自由的塑性 变形的锻造方法。 设备:锻锤和液压机 锻锤:空气锤和蒸汽-空气锤,中小型锻件 液压机:以液体产生的静压力使坯料变形, 是生产大型锻件(500t)的唯一方式。
